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新闻内容

“龙脉”的由来

时间:2021-06-19 10:21:25  来源:  作者:admin  浏览量:

  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分布着广袤千里的平原,参差起伏的丘陵、高耸壮阔的高原、峰峦重叠的山地以及众多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等等,这些奇妙的自然景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习辟地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粘着地,地粘着天,天地相连就象一个鸡蛋。有一个名叫盘古氏的巨人就生活在这个鸡蛋里面,用他的斧头不停地开凿,经过一万八千年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被他以当中辟开,分成两半,轻清者上升而成为天,凝重者下沉而成为地。这时的盘古就生活在天地之间,凝重者下沉而成为地。这时的盘古就和不知所云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天每日长高一丈,盘古本人也每天增高一丈。如此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无限高,地变得无限深,盘古氏便死去了。为了把人间装扮得更美。盘古死的时候,把自己的头、手足以及身躯变成了巍峨的高山;把自己的两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毛发变成了地球上的草木;气变成风,声音变成雷声,把自己的血液变成奔腾的江河和无限的大海;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这样一来,地表万物就都有了"灵性",山脉在地表上蜿蜒曲折,忽隐忽现,沿着一定的脉胳延伸,这与人们想象中的"龙"确有内分相似。于是人们便把山脉称为"龙脉",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并无科学依据,地质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目前已对创造山河的神奇力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首千,我们看一看"坚如盘石"的地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已经有了四十六亿年,在它形成的最早时期,地球只是一个由各种物质混杂在一起的态球体,科学家们称之为地球原始星云。后来由于中心部分的引力作用,这个气态球体开始收缩,同时温度上升。原始地球内部的各种放射性元素,象今天的原子弹爆炸一样通过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由于高温作用,使地球上的物质处于熔化化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比重大的物质和地球中心下沉;比重小的物质逐渐浮到地球表面。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较低,地表处地熔化的状态的岩浆就逐渐冷凝形成坚硬的原始陆壳。

  由此可见,地球最昌的岩石都是由炽热的岩浆准凝形成的,我们称这种岩石为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但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岩石并不都是岩浆岩。自然界中有些岩石一层一层排列十分有序,而且每一层岩石的颜色、粗细与紧密程度都不相同,它们有的平躺着,有的斜躺着,有的竖立着,有的则弯弯曲曲。这类岩石被称为沉积岩,如砂岩、泥岩、页岩等。那么沉积岩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粗细颗粒与紧密程度呢?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弯弯曲曲的形态呢?

  原来,原始的岩浆岩出露予地表。在白昼和夜晚,冬天和夏天温度变化的影响下,热胀冷缩,逐渐产生了裂隙。同时,经过长期风吹雨打,流水侵入裂隙逐渐的把岩块风化为砾石、砂、粘土、岩石中的一部分化学物质被水溶解。流水冲蚀地表,将这些砂砾、粘土和溶液物质带入河流,小河再汇入大河,支流汇入干流,最后河水汇入海洋。砂砾、泥土以及溶物质逐渐沉积在海底。

  当河水把这些细碎的物质冲到海洋中,颗粒较大的砾石首先在海岸附近沉积下来,中等大小的泥砂被冲得远一些。而溶解物质则补冲到距海岸很远的地方才逐渐觉积下来。这样,在海岸附近近就形成了一个沉积的序列,离海岸越远、越深的地方,沉积物的颗粒越细。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是砾石、粗砂等颗粒较大的沉积物,远一点的地方是中砂、细砂沉积;再远一点是粉砂、粘土沉积,更远的海区域则是细密的石灰质化学沉积。这些松散的沉积物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成岩作用,逐渐固结,形成坚硬的岩石。现在,我们在陆地上所见到的砾岩、砂岩、泥岩、石灰岩等,都是很久以前的松散沉积物,经漫长的地质作用逐渐固结而形成的。

  当然,在陆地上的湖泊及其它的比较低洼的地方也可以形成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与海洋中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致,只是其范围不大,规模小得多。

  根据前面的讨论,最初形成的沉积岩都是平躺在海底、湖底或陆地上封闭的洼地中,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沉积岩广布在高山、丘陵、平原等地。除了水平岩层之外,还有弯曲的、斜立的、直立的各种形态。这些形态都是地壳运行的结果。

  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水平方向的运动是指地壳物质平行于水产面而垂进于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垂直方向的运动是指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的升降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水平力和垂直力总是同时对地壳岩石起作用的,但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地壳运动的一定阶段上,其中的一种力可能起主导作用。如果以垂直力主,地壳运动就主要表现为垂运动;如果以水平力为主,地壳运动就主要表现为水平运动。无论是地壳的垂直运动还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如果以水平力为主,地壳运动就主要表现为水平运动。无论是地壳的垂直运动还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都蕴含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在地球内部构造力的作用下,地壳中原来处于水平状态的沉积岩会发生变形,下面三幅图表现了岩石受力变形的过程。

  第一幅:没有受到构造力作用的水平地层。

  第二幅:岩石在水平方向的一组水平构造力的作用下开始产生弯曲变形,我们称之为褶皱或褶曲。褶曲隆起的部分称为背斜,在背斜隆起部分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了清晰的脉胳,这就是山脉。褶曲凹下的部分称为向斜,在向斜的延伸部分则形成了谷地。

  第三幅:在水平力的进一步挤压下,地层发生的强度弯曲,地层无法受如此强大的水平挤压力而产生断裂,失去了地层的连续性,左侧的岩块相对向上运动,右侧岩块沿着断层面向下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地层可能变得直立,甚至翻转过来。在岩层发生断裂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地震。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地层中的各种变形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地层的变形又将使地表产生起伏,"龙脉"便是由此而产生的。

  然而,这种力量只是一种来自地球对地球表面的作用力,我们把它称为内力地质作用。此外,地表还同时受到来自地球外部的一种力的作用,我们把它称为外力地质作用,它与内力地质作用相互抗衡,共同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状。

  一旦岩石从海洋、湖泊中经内力作用抬升露出水面,它便会受到日晒雨淋,风力吹蚀,流水的冲刷,波浪的拍击等等,它们都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些力量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在地表转化而产生的。例如。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陆地表面和海洋中的水、植物和土壤中的水分,受热蒸发升上天空,凝结形成云、并最终形成雨又降落在地表,这些雨水顺着坡面流动汇入河槽,转化为冲刷地表和河床的动力。

  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二者针锋相对,处于永远休止的的斗争中。内力作用竭力挤压和抬升岩石,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崎岖不平。而外力作用则采取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各种措施,竭力把高地削平,把洼地填高,把陆地上的动质带到海洋中沉积。把山区的物质搬到平原沉积,减小地表的起伏。

  在某些情况下,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可以表现得非常强烈,如火山、地震荡等内力地质作用形式,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外力地质作用形式,它们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可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破坏。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是极其缓慢的,它们对地表的作用都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通常每年的变化不过为几厘米至百分之几毫米。但这种"微小"的变化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日积月累、其后果十分惊人。例如,喜马拉雅山地区万从露出水面至今不过4000万年历史,假设在这4000万年中,它每年均被外力作用削低1毫米,就是说它每年被削低的高度还不足一粒米的直径大,可是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它已经被削低了4万米!否则,珠穆朗玛峰远比现在雄伟高大得多。

  我们可以从风水说有关的一些山形中,分析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对其形成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有一种山,它的顶部非常平坦,四周却十分陡峭。人们形象地称这种山为"桌状山"或"方山"。风水术中,把这种山丘形态称为"土形山"。

  在重庆市合川县城东南,有一座"钓鱼山",就是一座典型的方山。它耸立在嘉陵江边,三面临江,悬崖峭壁、形势十分险峻,可山顶上却十分平坦。南宋时期,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人们在山上筑起一座屯兵要塞,名叫"钓鱼城",蒙古军队在这里围攻了四个月也没有把城攻下来。这座山地也因此闻名于世。桌状山是由水平岩层发展而形成的。我们用图5-4来说明它的形成过程;第一、二幅:在湖海中形成的沉积岩层经地壳缓慢抬升而渐露出水面,仍保持着大致水平的状态。第三幅:在水平岩层上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溪沟,随着地壳的进一步抬升,河谷下切,地表被侵蚀形成起伏的丘陵或山地。第四幅:如果山顶上的岩石为比较坚硬的抵风化能力强的砂岩,下部的岩石为比较软的,抗风化能力较弱的页岩,由于下层岩石比较软的,抗风化能力较弱的页岩,由于下层岩石被侵蚀的速度较快,不断向山地的中心退却,使上层砂岩的边缘失去支撑而向下垮塌,从面形成顶部平坦、边缘失去支撑而向下垮塌,从而形成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方山向或方山丘陵。即风水术中"头平面体秀"的"土形山"。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山,它的两个山坡不对称,一坡陡,另一坡则比较平缓,地貌学中把这种山称为单面山风水术中把这种山形称为"土形"--头尖而足阔。

  在地球表面的褶皱山区,这种形状的山最为常见,如四川东部的平行岭谷地区就大量分布着单面山。其实单面山的形成并不神秘,图5-6就表现出一个原始背斜被外力作用造成单面山的过程。这是一个由砂岩和页岩相间排列组成的背斜,背斜的轴部受内力挤压最强烈。这样,背斜轴部的岩石很容易遭到侵蚀,两侧便形成一系列有排序的单面山,由于砂岩比较坚硬,风化较慢,常形成山的缓坡,泥岩、页岩较软,常形成山的陡坡。

  同样地,"金形山"、"木形山"和"水形山"的也都和内、我地质作用有关。

  古时候,人们也观察到各种山在形态上的有差别,但人们对各种山的成因不理解,常将其神秘化。如风水术中,对山的形态就有五星说、九星说、华盖说、三台说等多种分类形式,并把不同的山形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此来判断吉凶,这显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通过以上对方山、单面山形成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确信,地表的任何形态都是内外力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但它们都是通过对地表岩石起作用而改变地表的形状的,因此,地表岩石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变有很大影响。

  便如,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地一般都特别险峻。因为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非常坚硬,有一副钢筋铁骨,能够经受风吹雨打,抗侵蚀能力很强,在强烈的外力作用面前,能保持住片局面高大的形状。看过电影《智取华山》的人一定会惊叹华山的险峻,其实华山就是一座花岗岩山地。除华山以外,山东的崂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湖南的衡山,浙江的天目山,广东的罗浮山等也都是花岗岩山地,它们大多巧石林立,雄伟险峻,具有神奇的自然景观,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再如,泥岩、页岩比较柔软,可塑性大,它在受到外力挤压时,较容易发生弯曲,但不易产生断裂;而风性岩石如石灰岩,岩浆岩,砂岩,它们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不容易弯曲,却较容易发生断裂。岩石的抗风化性质、岩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岩层的倾斜程度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地表风化的速度和风化的特征。

  上述事实说明,地表起伏、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河流、湖泊、山地、平原、丘陵等),"龙脉"的形成及其演变,都是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可以把这些影响地表起伏的因素概括为三类:一是内力地质作用,如火山、地震、褶皱、断裂等形式,它使地表产生起伏;二是外力地质作用,如风力、水流、溶解、冰川、波浪等作用形式,它不断雕刻着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表起伏,削低高地、填平洼地;三是组成地表的岩石性质,它的坚硬程度、抗风化性质及其化学组成特征影响到内、外的作用方式,从而影响地表的演化特征。 风水模式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由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大范围的环境差异性

  如果你外出旅行,就可以感觉到各地自然条件有时显的差异,在我国东部是季风地区,西北是干旱区,西部是青藏高原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我国三大自然区,它们的自然条件,物产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房屋建筑的特征等,均有很大差异。

  在东部季风区内,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西北风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由于这里风向的季节性变化特别明显,因而被称为季风区。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区,大部分土地都已被开垦。由于从南到北气温逐渐降低,南北的自然条件差异地很突出,一般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把它分南北两个部分,南方温暖,北方寒准,南方雨水比北方多,在二、三月份,南方已经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人们都忙碌着准备播种,而我国的哈尔滨还在冰天雪地之中。地表土壤的颜色也完全不同,南方以砖红色、红色、黄色为主,而北方则以棕色、暗棕色、黑色为主。江南以其鱼米水乡而著称,而东北则以盛产大豆高梁闻名于世,在建筑风格上,南方和北方也有很大差异,为了保暖,北方房屋一般比较矮小,南方暖和潮湿,为了敞风,室外内空间一般比较高大。

  西北干旱区地处内陆,四周有众多山岭阻挡夏季风的伸入,全年降水稀少,地表极为干旱,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草原上则是牛羊成群,草原上点缀着蒙古包,草原和海港是这里最主要的自然景色。在沿河两岩或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业也很发达。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面上有许多海拔高度在6000米甚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地,山上上广泛发育着现代水川,它们与高原面上众多的湖泊交相辉映,景色十分诱人。由于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阳光非常充足,但气温低,降水少,表现出高原上独有的干燥寒冷的气候特征。高原上到处是寒冻作用产生的荒漠,植被主要是低矮的高山灌丛草甸,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畜牧业以牦牛为主。

  是什么原因造成地表自然条件有如此时显的差异呢?这主要是由于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因为地表的植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正常生长,极端寒准和极端干旱都不适合植树生长。而运动又是以植物为食品的,如果没有植物,运动也不能生长。从热量看,地表上的敢温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降低,赤道上终年高温多雨,而极地如南极大陆,弱极附近的格林兰岛则终年被冰雪覆盖着。降水的分布则比较复杂,就我国而言,一年的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广东、广西位于东南部,年降雨量可达2000毫米,台湾东部年降雨量可达4000毫米以上;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年降雨量不足25毫米。青藏高源由于地势高,水热条件更为独特,拉萨和武汉都位于北纬30°附近,武汉的年降水量为126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3℃;而拉萨的年降水量为454毫米,年平均气温为7.5℃,表现出高原气候的干寒特征。

  在我国,由这种大范围水热条件所决定的气候差异,出现了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青蒇高原干寒气候区,这种差异基本上控制了我国大范围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由地表起伏决定的小范围环境差异

  如前所述,较大范围环境差异主要原因是水分和热量条件在较大范围内出现的差异性。然而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甚至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同样存在着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块范围不太大的平坦地面,地表组成物质的粗细程度均匀。那么这块地面上各处所获得太阳辐射相同,各处地下水的埋藏深度相似,地表水的运动方向也完全一致。可以说,这块地面上各处水分、热量的分布是均匀的,各处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可是,如果由于地下的断层、褶皱作用,使地表产生隆起和下降,或者是河流下切使地表产生起伏, 这时地面上便产生了明显的环境差异。我国地处北半球,一般情况是南坡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于北坡,故南坡称为阳坡,北坡称为阴坡。

  其三,地表起伏导致地表各点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同,从丘顶到沟谷,地下水的埋藏深信渐变浅,即丘顶处的地下水埋藏最深,坝地处埋藏最浅。

  很显然,地表产生起伏之后,改变了地表原有的水热条件,改变了地表物质运动方向,改变了地表各点地下水的分布。从而在地表产生了明显的环境差异。这种差异为人类选择居住地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如果没有差异的话,就无所谓好坏,也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了,风水术正是利用这种差异,为人们选择理想的居住地,这便是风水术中的科学成份。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