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实践 > 新闻内容

风水考察流坑行

时间:2021-03-31 17:42:10  来源:赣南明星地理风水网  作者:明星堂  浏览量:

风水考察流坑行
        四天的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接着是实地实践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地,定在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西南30多公里、享有“千古第一村”盛誉的流坑村。
四月15日上午8点,本期7名弟子(开班时6名,中途增加了一名),加上以前参加过本公司培训、这次特地赶来进修考察的4名弟子、连同老师一行13人,分别乘坐三部小车,直奔330公里外的流坑而去。
    流坑所以名声在外,是由于它的古建筑。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60处(其中明代19座,清代240多处),是中国古典民居建筑的标本,2001年8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我们选择流坑为这次的考察目标,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这里有杨救贫祖师爷和其爱徒曾文迪亲手点穴的风水作品。
专车上高速、跑国道、再走省道,至中午12点都还没有进入抚州地界。我们在吉安市永丰县佐龙镇公路边的一家农家饭店进餐,品尝农家小菜的味道,先解决肚子问题。
       饭后,继续向流坑进发,约个把小时,一块写有“流坑”字样的路牌立在路边,十分醒目,依路牌指引进入县道后,发现有专门往返于流坑的交通车,说明这个小村的名气不小,人气很旺。下午二点左右,一座三门式石牌楼映入眼幕,中门上方两行大字,上行是国家文物局前局长张文彬 “千古第一村” 的题书,下行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偏门上方分别刻的是“人杰”、“地灵”,气势十分雄伟。牌楼内向也刻有文字,正中也是两行,上行“文明有象”四字与左门上方的“腾蛟”、右门上方的“起凤”,用的都是篆体;正门下行刻的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正好与正面相配。
    过了牌楼不远就是流坑了,大家的热情忽然高涨起来。川流不息的乌江从东、北、西三面环抱着这个居住有1200户人家、近6000人、古典民居鳞次栉比的流坑村。在河的另一面,有用人工开凿出来的、水道相连的七口大小池塘,从东南流向西北,长900余米,两岸垂柳飘曳,流坑人称它为龙湖。龙湖把流坑村一分为二。两水之间就是最早的流坑,现在,己发展到约四平方公里了。村外青山环抱,流坑人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个山环水抱的宜人佳境。
    年青漂亮的导游兼讲解员小董带我们游历了整个流坑,从她热情洋溢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流坑人而感到自豪。跟着导游,映入眼前的全是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照壁山墙、圆雕堆塑,既气派又雅典,仿佛把我们带进了明清时代。从风水学和建筑学的角度上看,这些古建筑,倾注了风水师和工匠们的许多心血,可惜少有符合杨公风水理论的。有资料显示,进入清代后,居住在这里的董氏家族再也没有了后唐和南北宋时期的繁荣,这和这些阳宅不符合杨公风水理论恐怕不能没有关系。
    当晚,我们在小董家里用膳,受到小董父母的热情接待。交谈中,知道小董的父亲曾为多批为考察杨公风水作品的旅游、考察团当过向导,结识了许多风水名师,对我们的风水能力表示怀疑,并公开叫阵:“明天我要考考你们”。
    老天真会开玩笑,头天还是日炎风和,第二天忽然下起雨来,气温骤然下降,弄得我们进退两难。幸好早饭后雨停了,有放睛的迹象,我们的心情才好起来。匆匆吃完早点后,天又暗了下来,带上一部分雨具,在向导的带领下勉强上路。
    流坑四周群山叠叠,高山包围矮山,山川气势、龙脉走向十分清晰,活脱脱象军事指挥官手中的沙盘,眼前的山川是最好的道具。公司董事长兼主讲老师陈荣昌不放过这个机会,向弟子们讲上了风水形势课。讲着、走着,忽然站住了,用手往右边一指,说:“那就是一个黄蛇出洞佳穴”。董向导接口说,杨救贫在那里点有一穴。大家先是惊讶,后是赞声一片。这天的安排是先远后近,暂时放弃这个近点,返回时再作详细考察。
    董向导带我们走的是近路,一路上坑洼泥泞,这时又下起雨来,象是杨公在考验我们的诚意。一行人顺着羊肠小道,踩着厚厚的残叶,弯腰弓背,钻树荫,避荆棘,艰难地前行,雨具也用不上了,好不容易才到一个名叫荷树岭的地方,考察杨公为董氏开基袓迁建的坟茔。说也奇怪,目的地到了,这时雨也停了,真是杨公显灵。这座喝为“斗牛形”的坟墓,曾留下“寅时卯发”的传说。据现有墓碑上的说明,原有的墓碑不知何时不见了,明嘉靖壬寅年重修过,至二00九年由董氏联谊会增其旧制,再次重修,新增一碑于原碑前,面貌焕然一新。此坟龙从巳方入首,到头左转回龙顾主,穴在牛眼,新碑立壬山丙兼亥巳,明代重修古碑壬兼子透地丙子。堂局虽然不大,水从向上丙字来右边丁字而出,其头与右边一山隔河相向,两牛相斗,其力大无疑。喝为“斗牛”,倒也恰如其分。向导老董听了陈老师以上一番讲解,佩服得伸出大拇指,因为他一直误认为过脉前的牛肩是另一头牛的头,至现在才恍然大悟。
    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过脉处验穿山。经测定此穿山龙为癸巳分金。通过两分金对比,大家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大家兴冲冲地从原路返回到杨公所点的黄蛇出洞穴。这次我们是沿来龙往前寻穴位,在过脉处回头一望,三泡成串,翻滚而来,层层脱变;打定穿山为丁卯,在蛇的七寸处找到了这座很不起眼的坟墓。约五寸厚,尺把宽,露出地面三尺来高的红色墓碑,苔迹斑斑,字迹依稀能辨,此碑与斗牛地同于明嘉靖壬寅年重修,此碑是重修时留下的。坟立丙山壬兼巳亥1度,透地壬午;水来癸,内出乾外出庚;穴坐火度,外砂三火一木,其气势比斗牛穴更胜一筹。
    第三天,阴天多云,真是天遂人意。经过头日小半天的休息和考察的收获,这日大家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
首先来到乌江对面不远的白鹤展翅形。这是一只展翅飞翔的上山白鹤,坟立壬山丙兼亥巳三度,乌江水从向上巳字而来,卯方有田垅水来,两水合丙从向上而出。
最后一处风水杰作是杨公与其高徒——曾文迪合做的倒插金钗形,立丙山壬兼午子,回龙顾祖,壬、寅、戌三水合壬,左转壬字而出,有旺峰两支、生峰一支、洩峰一支。
以上四处风水作品,与公司传授的风水知识完全相符,它们给流坑董氏家族带来的好处,既有族谱记载,也有向导的证实。弟子们感到非常自豪和自信。
    这次考察发现一个使人感到纳闷的事情,即我们从碑上测出的碑向,往往与碑(谱)上记载的有出入,比如,碑(谱)上记载斗牛形是亥山巳向,我们测的是丙山壬兼亥巳;碑(谱)上记载黄蛇出洞形巳山亥向,我们测定是丙山壬兼巳亥。经反复分析,原来他们记载的是天盘上的分金。由此进一步证明杨公原来是用天盘消水立向的。
    向导老董还带我们去看了一座据说是廖金精的黄狗交尾形,但证实是明代的作品,与廖所住的年代相距甚远。其水法虽与杨公水法相符,对杨公砂法和形法一窍不通,说明任何朝代都有庸师出,确实害人不浅。
这次流坑之行,除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外,还有意外的收获。始终伴随我们考察的董向导对我们对四座杨公风水作品的分析判断十分折服,当起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当即就有好几位福东请陈老师验阴阳宅。陈老师有求必应,并且不讲工钱,只收红包。公司的考察之旅在流坑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
       

流坑古建筑阳宅

 

斗牛形

 

黄蛇弄蛤

 

白鹤展翅

 

倒揷金釵

 

黄狗交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匿名发表